主頁 >  新冠肺炎 >  印尼進口急凍帶魚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內地海關暫停進口一周

印尼進口急凍帶魚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內地海關暫停進口一周

kelvincheng
編輯: kelvincheng
日期: 2023-02-07

新冠肺炎疫情肆虐

test uat 3




常見問題

哪款食油比較健康?

是次消委會測試發現只有3款樣本,分別為「Carbonell」Aceite de Oliva Virgen Extra Extra Virgin Olive Oil、「Primo」Organic Sunflower Seed Oil Cold Pressed、「Showa」Light Canola Oil (Added Vitamin E),完全沒有檢出污染物。

一般油炸或烘焗的溫度下,應怎樣選用食油?

消委會建議,烘焗時食油一般不會重複使用,因此變質風險較小。油炸時食油如需作多次重覆使用,則建議使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油;另外,所選食油的煙點應高於烹調溫度。當烹調溫度高於煙點時,食油會冒出油煙,而過量吸入油煙可影響健康。

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早前中國先後從外地進口的凍蝦、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、進口急凍雞翼表面驗出受新冠病毒污染;菲律賓亦從巴西進口的急凍雞翼樣本中驗出新冠病毒。中國海關總署今日(18日)公布,於從印度進口1批凍帶魚1個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。

由於從印尼進口急凍帶魚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,中國海關總署指,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,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PT.PUTRI INDAH(註冊編號為CR010 -02)水產品生產企業產品進口申報一星期,期滿後自動恢復。

外國研究證實至少存活3星期

早前由新加坡與愛爾蘭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一項研究,針對從新加坡超市購入三文魚、雞肉、豬肉切塊,再加入新冠病毒樣本,然後將這些肉存藏在三個不同的溫度情況下,分別為4°C、-20°C和-80°C,並在不同的時間點(加入病毒後1、2、5、7、14和21天)將肉解凍後。結果發現,21天後病毒仍然存活1

團隊認為,這項研究結果有助解釋,像新西蘭這些長期未有疫情爆發的國家,相隔三個月左右零確診後,突然再爆發疫情。不過,研究人員認為經急凍食品傳播並不是目前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模式。

團隊認為受污染的急凍肉類食物可能會將新冠病毒傳播。縱然機會率不高,但仍有可能引發疫情。另建議處理宜經常洗手,包括接觸未煮過的急凍食物後應洗手;清潔食物表面、材料和器皿;並確保食物煮熟。相關研究已在生物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。

圖片來源(部分):網上圖片

參考資料:1. Seeding of outbreaks of COVID-19 by contaminated fresh and frozen food

Text:Fion

延伸閱讀:

  1. 【新冠肺炎】深圳有巴西雞翼表面樣本病毒檢測呈陽性
  2. 【處理生肉貼士】世衛:尚未有證據顯示食物鏈傳播病毒

Loading
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